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5期
编号:12861676
以优势技术带动消化学科崛起(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5期
     2005年,医院任命赵亚刚教授为消化内科新一届学科带头人,并全力支持消化内科的发展。这时候,科室的ERCP特色技术的光环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成为科室带头人以后,赵亚刚教授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将科室大发展的蓝图付诸于行动。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科室每年都能够采购先进的内镜设备和治疗器材。有了这些最新的器材,也使得消化内科能够在内镜治疗技术上追赶并占领国内前沿。在ERCP技术上,赵亚刚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胆管结石的治疗,他带领科室技术团队不断开拓更多的治疗适应证,向胆胰系统肿瘤、胰管结石、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等高难度ERCP治疗技术挑战。在他的带领下,全科上下通力协作,一些复杂的ERCP治疗技术有了飞快的发展,诸如十二指肠乳头癌切除术、胆总管和胰管双支架置入术、肝门部胆管癌左右肝管双支架置入术、胆胰管巨大结石的碎石取石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ERCP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瘘、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等ERCP治疗技术的成功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除了重视治疗的数量以外,他还非常注重医疗质量的控制,在ERCP的诊疗上,他除了建立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来有效地保证每一例患者都必须符合ERCP适应证外,还严格甄选科室的内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且按照每个操作者的操作例数和操作能力进行培训和实施ERCP分级操作。由此,科室建立了良好的人才梯队,同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0 字符